不过,当今我们却看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。一些地方销售的祭祀物品中,竟然还有纸扎“苹果手机”、“iPad”等产品,甚至连“充电器”都一应俱全。更有甚者,祭祖竟然还烧起“小姐”来了。让人不解:这不是明摆着拉着祖先“腐败”吗?
有人美其名曰这是“与时俱进”,不过,他们很有可能是被“涮”的对象。有业内人士说,在这些纸糊的产品中,“手机”的成本不超过0.5元,“小跑车”成本不过1.5元,而一座做工精致的“别墅”也不到30元,但售出价格却是成本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。这怎么算都觉得不值。
事实上,为了弥补“子欲养而亲不在”的遗憾,很多人情愿在祭祀上花大钱,更多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安慰。中国人讲究孝道,视死如生,认为烧过去的东西祖先都能用到。这份希望祖先过上好日子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是,这种“烧啥有啥”的想法多少有些自欺欺人。这样不只是花费金钱,也是在消费传统,让一场严肃的祭拜变成了一次滑稽的送礼。
追溯祭祀的本意,形式华丽与否并不重要,最重视礼仪的孔子都说,“礼,与其奢也,宁俭”。祭祀最不可或缺的是我们对先人的态度,冰心曾说:“清明扫墓,虽不焚化纸钱,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。”
在这里,还想提醒大家:清明节追思先人,也是在提醒我们及时孝敬老人。与其在祭祀中夹杂着太多的遗憾,不如在当下花点心思表达孝心。